书包网 > 重生官途 > 第321章 神机妙算的老支书

第321章 神机妙算的老支书


  李安粗略地说出了自己此行考察的目的。

  他身为一名乡长,带领全乡老百姓走向富裕,这是他乡长的职责。

  这一天开始,李安三人组按照关庙乡的行政区划,从最南边开始,一个村一个村,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跑了起来。

  每跑一个村子和山头,李安都会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把每个地方地形地貌和有特点东西全都拍摄下来,甚至是每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李安都会十分详细地记录下来。

  这些获得的资料可是乡里的档案室里没有的。

  这些天的调研奔波,李安好不容易在县府办待了一个月,已经变白了一些的皮肤,便再次晒得发黑,皮肤散发出古铜色的光泽。

  徐恺和邱雅婷也好不到哪里去,尽管他们不停地往身上涂抹防晒霜,但是效果有限,两个人明显黑了好几圈。

  每天来回几十公里的路程,还要徒步二、三十多里山路,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晚上回来都累得跟狗一样。

  让李安意外的是,本来以为这两个都是娇生惯养的大家子弟应该很快就受不了了,没想到却能跟着自己一直坚持下去。

  虽然下乡走访非常辛苦,但是收获确实满满的,整整七天时间将关庙乡十五个行政村走访了一遍。

  今天是走访的第八天,徐恺看了看地图说道:“马上就要到今天的目的地,尖山村了。”

  李安翻看了一下手里的资料说道:“看资料上说,尖山村可是咱们乡最富裕的村子了,他们这里的葡萄是村里的支柱产业,村民的生活相对地好上很多。”

  李安这样的介绍让徐恺和邱雅婷的心情好了许多,这些天走访下来,他们两个看到的更多的是村里的老百姓生活的不易。

  破落的土胚房子,光线昏暗的房间,还有衣着简陋的村民,从哪里看都透着一股子破败的感觉。

  如果说镇子上给人的感觉像是回到了八九十年代,那么这些天他们走访的村子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六七十年代的样子。

  村子里除了通了电,有了电灯,很少能看见家用电器。

  村里能看见崭新的房子都是很少的几栋。

  很多农户的主要劳动力还都是牛,甚至看到了人力拉犁耕地的场景。

  村里太穷了,穷得让这两个从小生活在大城市的人都难以想象。

  身为乡干部,这个时候三人能切切实实地感受到,全乡三万多人脱贫致富的担子现在看起来是无比地沉重。

  随着走访的持续,三人的心情可以说是一天比一天地沉重,不过今天的心情应该会好一些吧,毕竟资料上显示,这里的村子已经脱贫了。

  ......

  尖山村村口的一棵歪脖子树下,一个穿着黑色夹克的微胖的老头正依靠着树根打着盹。

  他的身边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站着抽烟,另一个蹲在地上,不过他们的目光的方向都很一致,都是看着村口的方向。

  “二胖,你说乡长真的会来咱们村走访?”一个瘦高个子抽了口烟,疑惑地问道。

  “我咋知道,老支书说今天乡长会来咱们村,你问他呗。”

  蹲在地上数着蚂蚁玩的一个年轻胖小伙,冲着前面的睡得正香的老支书努了努嘴。

  “忠叔,乡长今个儿真的回来嘛,你要是猜错了,大家伙可都白等一上午咧。”瘦高个冲着打盹的老支书大喊了一声。

  “孙狗子,给我屁悄悄的,我说能来肯定能来,老汉我啥时候说错过话。你们看到一辆红色的越野车在喊我。”

  老支书眼睛睁开一条缝瞥了孙狗子一眼,抬手掏了掏耳朵,继续闭上双眼睡了起来。

  叫孙狗子的年轻人有些不相信,嘀咕一句,“人家可是大乡长嘞,你说人家来就来啊,你会算命呀。”

  老支书也没睁眼,慢悠悠地说了一句,“孙狗子,咱们打个赌,要是乡长今儿个来咧,你把你达(爸)藏得十年的竹叶青给我一瓶。”

  “那你要是输了嘞?”一听打赌孙狗子来了精神,反问起老支书来。

  “你不是一直想去城里打工嘛,要是今天乡长没来,我就说服你达让你去。”老支书慢悠悠地说道。

  “忠叔,这可是你说的啊。不准反悔。”孙狗子一下子兴奋地来回走了几步。

  他今年都快二十了,可是一直心心念念地想去城里打工挣大钱。

  可是他老爹非要让他在村里干什么治保主任,说什么当官才有前途。

  这个破主任有什么好当的,一个月工资才150块,能够干啥。

  去城里打工的小伙伴都说了,城里随随便便一个月都有六、七百呢。

  他老爹费了不少的代价才给他弄上这个位置,要不是担心自己偷偷跑了会把自己老爹气死,他早就不干了。

  傻子才会放着六、七百的工资不要,干这个什么破主任。

  “我什么时候骗过你娃子了,你就等着给我拿酒吧。”老支书说完就睁开了眼睛,拍了拍屁股上的灰,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自己这把老骨头。

  “都这个点了,他们从乡里出发差不多该到了吧。”

  老支书抬手看了看手腕上戴着的上海牌手表,估算着时间。

  他手腕的这块表可有讲究,是他当年“大干三线”时候获得的奖励,当时整个林江地区也就发了不到二十个人,这个表还是地委专员亲自给老支书颁的奖,老珍贵了。

  (三线: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我国中西部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而“三线”就是这场大建设运动的发生地。)

  老支书话刚说完,蹲在地上数蚂蚁的二胖喊了起来,“来车咧,是红色的越野车。”

  二胖的话音刚落,老支书和孙狗子也看见了,远处的半山腰的公路上,一辆红色的越野车晃晃悠悠地向着他们这里开了过来。

  “忠叔,你怎么会猜得那么准的。”孙狗子有些惊讶,也有些失望,自己的打工梦算是又破碎了。

  “这就是掌握信息还有人脉的重要性。”

  老支书小小地得意了一下,也趁这个机会准备给后辈传授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人生经验。


  (https://www.500shu.org/shu/3578/101763500.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