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重生官途 > 第180章 会上警告

第180章 会上警告


  看着蔡宝元失魂落魄的离开了指挥部,陈行生深深的叹了一口说道:“哎,是我的问题,应急救灾储备的事情上是我疏忽了。”

  陈行生又想到李安当时提醒自己的时候,自己还不在意,只是让王旭光去查一下就结束了,不由得陷入了自责。

  当时要是自己多问一句,哪怕在路被冲毁前多调一些物资过来就好了。

  现在统计六万多受灾群众需要安置,现在物资短缺,铁路还没有修通,公路现在垮塌路段只是打通一条勉强让人通过的道路。

  现在最缺的就是帐篷、被子、衣服等物资。

  这件事情让陈行生头疼不已,这个时候李胜泉提醒道:“陈书记,我们还是先去开会吧。”

  “好”陈行生点点头,起身离开了指挥部,来到了二楼的会议室。

  此时会议室里各乡镇,各局的一把手已经全部到齐。

  看见陈行生进来后,现场立马就安静了下来。

  他走进会议室坐在了椭圆形的会议桌的正中位置,扫视了一下在场的众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让这些书记、局长们脊背发寒。

  只见陈行生轻咳一声,沉声说道:“好了,现在开会,今天的主要议题就是灾后重建。”

  “首先我要说的就是规定和规矩。”

  “规定是什么,那是无数的前人们用鲜血书写的经验。每一条规定的形成那都是无数个惨烈的教训。我们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同样如此。”

  “这次的深刻教训不用我多说,你们在座的每个人都已经有了深刻体会吧。哪个环节出的问题,你们心里应该都清楚。这次会议结束,每个部门,乡镇上交一份工作总结,重点阐述自己单位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行整改,整改时间、责任人全部要明确。”

  这个要求让在场的一把手们不由大伤脑筋,这份总结不好写啊。

  陈行生喝了口水,给众人一点反应时间后,接着说了起来。

  “我们再说什么是规矩,那就是党纪国法。这个话题我不在这里展开说,但是我要警告在座的各位,手莫伸,伸手必被捉。你们身边的例子已经有了,想步入他的后尘,你们就来。纪委的茶有的是。”

  陈行生最后的那一句声音不大,但是分量却很重。

  在场的所有人都缩了缩脑袋,尤其是各乡镇的书记们,他们更是大气不敢出,生怕引起陈行生的注意。

  刚才发改局局长蔡宝元被纪委带走的事情,他们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时候谁都担心自己会不会下一刻也被带走。

  “接下来我们再说灾后重建的事情。”

  陈行生看了看在场这些官员的状态,果然要精神了很多。

  刚才在场的官员大部分虽然看起来表情平静,但是给人一种松松垮垮,没有精神的感觉。

  “现在的洪灾虽然已经过去了,别以为就可以松一口气,对我们的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灾后重建工作刻不容缓,受灾群众安置点的防疫工作要作为各乡的头等大事来抓。”

  “卫生局,防疫站都要担起重任,你们要做好防疫指导和检查工作,其他相关部门要全力配合。”

  “陈书记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这个时候卫生局局长冯立波立刻站起来表态,这个时候正是卫生局表现的机会。

  这场暴雨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于卫生系统来说,又何尝不是表现自己,争取政绩的好机会。

  陈行生对于冯立波的表态还是很满意的,他点点头,继续后面的议题。

  这个会开了两个小时,陈行生已经难以掩饰的疲倦,连日的操劳,这四天他只睡了不到六个小时。

  会议最后,他再一次警告了在场的所有干部。

  “现在这个时候,单位出现问题就处理单位,干部出现问题就处理干部,党纪国法无法,”

  会议结束了,各部门、乡镇的一把手纷纷起身,他们面色沉重,离开的时候再也没有来时的那份轻松写意。

  陈行生也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办公室,刚坐在沙发上准备眯一会,就听见敲门声。。

  “陈书记。”于洋点头恭敬地打着招呼。

  “是于洋啊,我刚好要找你呢。”陈行生对着站在门口的于洋招了招手。

  “这次救灾,你们乡做得不错啊,听说所有灾区群众都已经妥善安置了,而且伤亡人数也是各乡最少的。听说有一个村提前进行了预防,没有让一户村民受伤和死亡的。”

  陈行生虽然精神疲惫,但是提到于洋的救灾工作还是让他开心了一下。

  毕竟死亡人数是关系这次救灾工作的重要指标,不管是预案做得再漂亮,工作做得再细致,发生灾害时候,只要你死亡人数过多,那一切的努力都白费。

  “谢谢陈书记夸奖,他其实不是我的功劳。”于洋有些脸红地说着。

  “你不用谦虚,等这次救灾结束后,我会如实地把你的成绩向上面汇报的。”

  于洋听到陈行生这么说脸更加地红了,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对了,你过来找我什么事情。”陈行生夸完后,开始询问起于洋过来的目的。

  “于书记,是这样的,我听说县里的应急救灾物资不足,我们乡里还有一部分没有用。”于洋说道。

  “什么,你们那里有多余的物资。”陈行生正为救灾物资发愁呢,听到于洋这话,有一种瞌睡找枕头的感觉。

  “这是剩余清单,陈书记请过目。”于洋从公文包里拿出清单递了过去。

  “被子一干条,帐篷三百顶,活动床五百张......”陈行生看着这么多现在急缺的物资不由得吃惊道:“你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物资的,你们乡常备的应急救灾物资也没有这么多吧。”

  于洋有些惭愧的说道:“其实刚才就想和您说的,这些物资其实都是李安提前准备好的,您刚才说没有造成伤亡的村子也是李安负责的富强村。”

  “还是小李想到了前面去了。”

  想到那天晚上李安的预警,自己好像还误解了他,陈行生有些自惭形秽。

  “这批物资怎么看都有几十万了吧,他哪里来的那么多钱?”

  陈山河突然反应过来,他记得李安家就是普通的干部家庭,虽然父亲也是副局级,但是官声很好,一直都是廉政干部的典范。

  “哦,是徐恺帮的忙,又是联系物资又是垫钱购买的。”于洋解释道。

  这笔款项的出处李安自然是做好了准备的,提前就和徐恺商议好了。

  “徐恺?”陈行生感觉这个名字很耳熟,又记不起来是谁。

  “就是江东省徐东海的大儿子。”于洋提醒道。

  “噢。”陈山河想起来了,来阳东赴任的时候,有人就跟他说过的。

  去年青川省第一批“三支一扶”活动,阳东县来了几个过来镀金的公子哥,这徐恺就是其中之一。.


  (https://www.500shu.org/shu/3578/101419526.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