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回到古代封王侯 > 第四十章 苏家父子的安排

第四十章 苏家父子的安排


在苏青这边将生意做得火热时,京城又是另一样光景。

皇城内监司内。

一位身着黑色蟒袍的老者正襟危坐在堂中,老者明明两鬓发白却是无须,浑身上下都散发着阴柔气息。

这位老者正是如今天子最亲近的太监,大太监魏忠。

在魏忠面前,站着一排排刚从各地归来钦差太监。

这些在各地威风凛凛的钦差太监,此刻在这位大太监面前在这位老太监都显得诚惶诚恐。

魏忠目光在眼前的文书扫过。

文书上的内容,赫然是各地收上来的银子。

越看,魏忠的一双眉头越是紧锁。

魏忠忽然开口:“徐保、刘浩然、陈青,我派你们三个去的都是江南富城,你们就给咱家收了这么点银子上来?”

魏忠的声音很轻,却仿佛有某种无形的魔力一般。

被点到名的几名太监吓得跪在地上,身如抖筛的解释着。

“干爹!实在是收不到银子啊。”

“是啊,他们那些世家大族太奸猾了,根本一毛不拔。”

……

魏忠冷漠的瞥着面前三人,“这点差事都干不好,你们三个不配做我干儿子。我看你们还是去浣衣局洗马桶吧。”

“干爹恕罪!恕罪!”

几人还想求饶,便被拉了下去。

“咱这内监司是替皇上,为国家分忧,不养无能之辈。”

魏忠轻飘飘的一句话,就将几人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其他太监看到这一幕更是害怕,几乎要站不稳了。

而魏忠并没有继续追究下去,只是低下头继续看起文书来,内心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次收外派太监们以视察为名征税,他给每个太监都定下一笔数额。

可显然此行收税任务几乎都完成不好,能达成目标的寥寥无几。

显然,世家大族们越来越会应付他们这些。

可当魏忠看到定州城一栏时,突然他眼前陡然一亮:“刘聚成!”

站在太监最后列的刘聚成身子猛的一抖,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看到这一幕,太监们集体为刘聚成为默哀。

谁不知道刘聚成是个老实人,每次派出去都被世家大族们耍得团团转,这次肯定也没完成任务。

八成是干爹要问罪了。

刘聚成心里也有些害怕,虽然他挂着干儿子名头,但连魏忠的面都没见过几次。

魏忠站起了身,来到刘聚成身边伸手拍了拍刘聚成肩膀,笑道:“这次你干得很好。”

什么情况?

一众太监们大跌眼镜。

魏忠朝众太监淡淡道:“刘聚成在定州城收税八万两!”

“八万两?”

“怎么可能?”

……

周围的太监们听到这个数字满脸震惊。

哪怕是他们下江南的富城也没几个人能收到八万两,刘聚成居然从一介边陲小城收了八万两?

这还是那个刘老实吗?

在众人艳羡目光中,刘聚成明白眼前这是难得的表现的机会,鼓起勇气朝魏忠道:“都是干爹给的机会,此行孩儿还从定州城为带来了礼物。”

话音落下,便有几名有眼色的太监将一个礼盒呈了上来。

礼盒内装的赫然是蜜雪糖。

“哦?  ”魏忠伸出手指浅尝了一口,甜蜜的味道让他忍不住眉头上挑,魏忠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

刘聚成见状心里一喜。

看来跟苏公子学的这套送礼方式很成功。

可紧接着魏忠却是目光一狠:“说吧,谁教你这套的!”

魏忠对于这些干儿子的秉性都大致清楚,若刘聚成背后无人绝不可能搞到这么多钱。

更别说给他送礼了!

刘聚成扑通一下跪在了地上,哪敢有半分隐瞒,当即将在定州城的事对这魏忠一一讲解。

从如何结识苏青,到苏青如何抄了陈家,甚至蜜雪糖生意、如何解释邸报等等一股脑的吐露。

而听着这个故事,魏忠时而舒展时而紧皱,让人摸不清他在想什么。

良久,魏忠方才吐出一句:“这蜜雪糖也是那苏青做出来的?这倒是个好东西。”

刘聚成跪在地上头点得跟小鸡啄米似得道:“没错,是苏公子做的。”

听完刘聚成的话,魏忠的脸色这才恢复了平常:“好了,站起身吧。咱家也是好奇而已。你这次干得很好,给你升一级。至于那苏青倒是人才,也是该奖。”

“是啊,干爹,那苏公子是为国为民的大好人。”刘聚成欣喜若狂,急忙道。

“大好人,呵,你是被他利用了啊。”魏忠冷笑。

或许刘聚成看不出来,可魏忠却一眼看出苏青的所作所为。

尤其是利用刘聚成抄陈瀚涛家,完全就是拿他阉党当挡箭牌。

刘聚成完全拿捏不准自己这位干爹的心思:“那干爹的意思是?”

魏忠沉默半晌。

从刘聚成的话来说,那苏青确实是个可用之才,能搞钱,也有眼光,甚至远在边陲小城都能猜中陛下心思。这样一个聪明人若能收为己用或许能给他内监司添一笔不小的助力。

“如今陛下重组天雄军,那些将官也该官复原职,苏青的父亲就不必再奖了。至于那苏青……”魏忠说到这,顿了一下,道:“那群文人不是准备在京城搞了个什么诗会,前些日子还有人请我们内监选一位作为诗会的老师,这是一个名扬天下的好机会,既然那苏青那么聪明,便就让他去吧。”

“可是干爹,那诗会老师不是那些文人来羞辱我们的吗?作为奖赏不合适吧。”刘聚成露出犹豫之色。

魏忠笑了:“利用我内监司的人怎么能轻易给赏?不过若是苏青足够聪明,就知道该来京城该该去哪。去传令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刘聚成也不好再反驳什么:“儿子领命。”

定州城。

已经过去了十余天的事件,丝绸工坊走上正轨,且产量与日俱增。

一匹匹丝绸从苏府的丝绸工坊中产出,运到城中苏家各家丝绸铺子里。

而陈家的丝绸铺也改换招牌,成为了苏记丝绸。

由于生意太好,除了这些陈家的丝绸铺外,苏青又在最繁华的地段开了一家丝绸铺。

负责这家裁缝铺的是孙老痴,新店开业,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彻整条街道。

“苏公子,短短三天,这定州城如今的丝绸生意基本都归我们所有了,甚至还有其他县的人来我们这里进丝绸。”孙老痴兴致勃勃的对苏青介绍着这几天的丝绸铺的近况。


  (https://www.500shu.org/shu/31160/231806.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