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回到古代封王侯 > 第七十二章 一条活路

第七十二章 一条活路


三柳先生在听到苏青要被治罪后已经失望离场。

大殿内的百官并没有停止对于四策的讨论。

大多数对这四策态度都是抵制,只有李泰山和少数出身寒门官员还在据理力争。

正在众人吵得不可开交时,魏忠出现在大殿内,只是身边并未见到苏青的身影。

看到这一幕,一个御史台官员顿时冷嘲热讽道:“李公,如今那狂徒都已伏法,你还抱着他的陈词滥调,是想与陛下作对吗?”

这话一出,李泰山心里猛的一沉。

可即便如此,李泰山还是不甘心这有利于社稷的四策就这么付之东流,硬着头皮朝魏忠问:“魏公,苏青真被陛下治罪了?”

魏忠微微一笑:“苏青献策有功于社稷,但念其他年纪尚小,所以陛下只是传令嘉勉,现在已经离开了。”

众人傻眼了。

刚刚不是还说要治苏青罪吗?

怎么治罪变成嘉奖了?

“那陛下想必是准备让苏先生推行这四策了?”李泰山大喜,问道。

魏忠瞥了李泰山一眼,没有直接回答李泰山的问题,而是朗声道:“奉陛下旨意,李泰山加封文渊阁大学士。赐紫袍!”

话音落下。当即就有内官上来为换上了紫袍。

紫袍!文渊阁大学士!

忽如其来的奖赏让李泰山猝不及防。

“魏公,这是?”

魏忠眯眼笑着朝李泰山道:“陛下说,李公老成持重,这四策施行人选还是交由李公比较好。希望李公好好揣摩。”

朝堂上的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对于周帝的心思有一定的揣摩,一下明白陛下这分明是想让李泰山来推行这四策啊!

步子炼顿时感觉一股寒意从头到脚。

这么说来,不是证明陛下心里也是向着这四策了?

……

内城外。

李文清和一众弟子们焦急的在宫门外等候。

没有等来好消息,却见到三柳先生满脸灰暗的走出宫门,带来了苏青被治罪的消息。

这一消息对于李文清和众弟子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李文清攥紧了拳头,当即道:“不如闯宫门吧?咱们这么多人趁乱救出老师应该没问题。”

这一想法说出口,得到了许多弟子的赞同。

三柳先生一口否决道,“你们真当这里是普通衙门吗?你们怕还没到门口就的被弓箭射成刺猬了。”

李文清面色严峻道:“可三柳先生,这怕已经不是我们能控制了。”

当顺着李文清所指的方向看过去,三柳先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流民们本来就没有什么秩序,只是因为活下去的希望才勉强拧成一捆绳。

他们来告御状,就是希望陛下惩治贪官豪强,给他们一条生路。

如今三柳先生没有带来好消息,反而带来苏青被治罪的消息,这让他们希望近乎破灭。

此时有许多人恶狠狠的盯向禁军,露出饿狼一般的眼神,暴动一触即发。

而城头上禁军们注意到流民们的骚动,个个满脸戒备准备随时迎接暴动,弓箭手随时就绪。

一时好似有无形的火药弥漫,随时可能引爆。

眼看情况越来越危急,城门忽然开了一条小缝,一个人影悠悠从洞中走了出来。

来人不是苏青又是谁?

众弟子看到苏青纷纷露出了欣喜之色,当即迎了上来。

“先生没事吧?”

“陛下不是要将先生治罪吗?”

……

看着一脸关切的弟子们,苏青心里也是一暖。

自己这可真是收了一群好弟子啊。

“不仅没事,还有一个好消息。”说着,苏青变魔术似的拿出二十条绶带。

代表七品文官的绶带,整整二十一条!

“这是我为陛下为你们求的官职,七品从仕郎。”

“什么?”

闻言,众人露出不可思议之色。

从仕郎算是虚职,但也是七品官身,和知县平起平坐的官职。

先生竟然一次性替他们要到了这么多官职!

众人晃神间,苏青道:“愣着干什么,还不上来拿?”

听到苏青的话,众弟子这才缓过神来,连忙双手去接苏青手中的绶带。

最兴奋的无疑是李文清了,他作为一个秀才只能算半个功名身,如今直接给了他一个官身,这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他们才仅仅跟了先生不到半个月!

很快每个人手里都拿了一条绶带,迫不及待挂在了身上。

众弟子本来就是十年寒窗的学子,配上这条绶带变更有气概,俨然一副官老爷的模样。

看着有模有样的弟子们,苏青点了点头。

自己这群弟子变成官身,接下来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也提高了。

激动过后,李文清冷静下来,问:“那陛下封给了先生什么官呢?”

这一问,弟子们多双眼睛盯了上来,问题接踵而至。

“什么陛下会封这么多官职给我们?”

“对啊陛下连我们的面都没见过啊。”

……

“这简单,我答应陛下,会以陛下的名义创建一家商号,每个月至少给陛下一百万两银子。”苏青一耸肩,如实答道,“不过你们不用担心,就算完不成想必陛下为了面子也不会收回这些官职的。”

一百万两银子!

苏青说得轻松,可听到这个数字,众弟子还是不约而同深吸了一口气。

他们并不知道苏青的打算,只觉得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先生简直对他们太好了。

为了他们这帮学生竟做到了这份上。

一时间,弟子们只觉得腰间上这条绶带沉甸甸的,不自主的低下了头。

苏青安慰道:“好了,为师也占到了便宜,陛下特许以皇商的身份经营生意,以为师的手段一个月一百万还不是轻轻松松。”

听到这,众弟子们的心里才好受一点。

可是依然低沉,在他们的观念里,士农工商,商为最贱,哪怕是皇商也是如此。

还是三柳先生看出了皇商的含金量,捋须问:“陛下从来不那么慷慨,我看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吧?”

“嗯,不过这一切前提是安置好这些流民,朝廷不会提供一点帮助,一切都要靠我自己。”苏青话锋一转,复述起周帝的话来,“若有一个流民没安顿好,那么我人头难保。”

“安置流民?这……先生能完成吗?”

转头望着这群流民,李文清刚刚提着的心又马上提了起来。

这数万流民闹起来连京城都吃不消,让先生来做这不是为难人吗?

不过很快李文清正色道,“先生若有帮忙,弟子义不容辞。”

“只要先生吩咐,学生们也是义不容辞。”

……

众弟子受此大恩,便想要为苏青做些什么,此时纷纷道。

苏青点了点头,望向三柳先生:“自然有用得上你们的时候,但这事还需要三柳先生的帮助,可能要劳累一下三柳先生。”

三柳先生笑了:“老夫本就是山村野夫,天生劳碌命,只要是为了百姓我都愿意做一做。”

苏青点了点头,这数万流民或许在大周朝廷乃至于百官眼里一群不稳定因素,可在他看来,这可都是一批可用的劳动力啊。

现在定州城正是最缺人手的时候。

现在的问题便是怎么让这些一团散沙的流民建立秩序。


  (https://www.500shu.org/shu/31160/231774.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