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回到古代封王侯 >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捷消息传入朝堂

第二百六十一章 大捷消息传入朝堂


在七天后,定州城大捷的消息快马加鞭的传入了朝堂中。

上至文武百官、下至平民百姓无不沸腾。

周帝难得的开了一场朝会。

大殿内,六部九卿毕恭毕敬的排列左右。

“好呀,幽州大捷,定州城大捷。”

坐在大殿之上,周帝端着这封奏报翻了一遍又一遍。

这一场胜利实在太大,若不是多方战报结合印证,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时真实的。

这一仗,京师之危总算是解了。

他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大周万年!皇上万年!”

看出了周帝的欢喜,众臣山呼万岁。

看着匍匐在殿壁之下的百官,周帝带着威严的声音传了下来:“战报相信诸位都看到了,现在诸位议一议,接下来该如何?”

百官之首,当今内阁首辅的李泰山当即站出来,道:“臣认为此时我军士气正旺,正该给予前线全力支持。”

听到这个回答,周帝望着李泰山,问:“李阁老觉得怎么个支持法?”

“如今定州城光复,京师之危暂解。可金人还盘踞幽州不曾退出,有功不赏,怕是会寒了前线将士们的心。”

李泰山认真道,“臣认为该调拨粮草、军械前往前线,再给予厚赏。尤其是天雄军主帅陆业、千总苏青。更是本次首功,当论功行赏,勉励其将鞑虏赶出我幽州,以除幽州之害!”

苏青!陆业!

这两个名字一下子触碰到了周帝最敏  感的那根神经。

听到这两个名字,周帝顿时感觉头都大了。

一个是拥兵的天雄军主帅,一个是不愿意为朝廷效力,偏偏身负奇才的少年天才。

现在二人竟然搅和在了一起,还立了这般天功,让他感到了极大威胁。

他打心里不愿意重用这两人!

不过他却没有直接表态,而是不动声色道,“这一仗打得确实不错,陆业、苏青亦是有功。

可在这一仗之前,朕多少个晚上夜不能寐,朕多少次梦见了金人闯入宫殿,诛杀我的子民。现在好了,这仗打赢了。这大周江山还真仰赖他们了。”

随着周帝话音落下,原本朝堂之上还欢喜的气氛顿时变得冰冷起来。

嘴上是在夸赞二人,可凭谁都听出了皇帝话里话外,都是明褒暗贬。

李泰山脸色一变,当即跪下:“主忧臣辱,主辱臣死,臣等有罪,臣等该死!”

收敛起笑意,周帝冷冷道:“该死该死的,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的?若金人真的攻入了京城,只怕先砍的是朕的脑袋。”

大殿寂静无声,一股无形的压力施加在每个人身上。

李泰山有苦难言。

他做的明明就是当下做正确的选择!

可偏偏,他没法反驳!

看着李泰山这副模样,许冰心中窃喜,当即站出来道:“陆业率天雄军初进幽州之时吃了大败,乃至于幽州沦陷,使得金人兵锋几达京城。可等朝廷派出大军却打赢了,谁能保证他陆业不是养寇自重?”

“是啊,这倒是奇怪,明明初进幽州时吃了大败,怎么朝廷派遣大军就反败为胜了。”

“莫非陆业真是养寇自重不成?”

听到这话众臣也纷纷议论起来。

周帝眸中一动,这话说中了他的心结,他道:“说下去。”

得到周帝的肯定,许冰继续道:“即便陆业没有养寇自重的心思,这次大胜也当归功于卫所军。”

听到这话,李泰山没忍住打断道:“卫所军不过斩首一千罢了,有功却非大功。”

许冰当即反驳道:“说是斩首一千,但战场之上可不一定是谁杀得多谁功劳就大,想来若没,也不能获得此番大捷。”

朝中众臣们也微微颔首。

他们也不觉得此番大捷。

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因为卫所军的帮助天雄军与这些老百姓组成的队伍才能取得如此丰硕战果。

李泰山一时间没法反驳。

周帝沉声问:“那许学士你说说,该怎么办?”

许冰一拱手:“李阁老说该战,可臣倒认为,该趁此机会与金人议和。”

“议和?”

闻言,李泰山当即驳斥道:“想二十年来我大周屡败屡战,如今得了这么一场大胜却要言和士气正盛却要言和,就不怕伤了前线的士气军心么?”

“士气军心,那也要看是什么士气军心!若是不忠于大周,不忠于陛下的士气军心,我看比起金人还可怕。”

许冰不屑一顾道。

接着,他朝周帝一拱手:“反正如今金人受到重创,有卫所军足矣。大可将天雄军调拨回来,一来减少粮食开支,二来也防止其图谋不轨。

金人不过是遭了灾才想着,那就是来要饭的乞丐,我们趁此时机议和,大不了缴纳一些岁币打发走便是。”

听到这话,李泰山彻底爆发了,对着许冰怒目而视:“许冰,你说此语想卖国不成?”

许冰毫不留情道:“家贼难防,话说回来,李阁老这个位置是多亏了当初苏青提出四策,现在李阁老这么护着陆业的天雄军和苏青,莫非是感念旧恩不可?”

许冰甚至连恩师都没叫了。

“好啊,许冰,老夫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收了你这个徒弟。”

李泰山气极反笑,“你是想误国么?”

朝堂两边大臣顿时一分为二,主战派主和派吵成一团。

周帝没有说话,只是回到座位上摩挲着手指,一脸玩味,似乎在欣赏这群文官争吵的样子。

好久,他才对着一直侍奉在身边的魏忠一个眼神示意。

“放肆!朝堂之上怎可喧哗?”

听到魏忠带着些尖锐的声音,众臣匍匐。

李泰山抬着头颤声道:“家国大事,陛下不要糊涂啊!”

听到这话,周帝眼神陡然变得凌厉起来,“你是觉得朕糊涂了?告诉你,朕是老了,但是还没糊涂呢。”

“臣不敢!”

李泰山刚抬起的脑袋再度低了下去。

“你们一个说要打,一个说要和,那朕就折个中吧,这次边打边谈,等将金人赶出幽州两关再谈。”

周帝居高临下,望着众臣道,“至于天雄军就暂时留在定州城,交给卫所军的石奇节制,待这一战后朕一并赏赐。至于陆业,把他召回来京城,朕先行赏赐。”

说完,周帝目光在殿内扫视了一圈,“诸卿可有问题?”

没人说话。

这道旨意显然是在众人的建议上面做了折中。

即便是李泰山也识相的低下了头。

周帝满意的一点头:“朕会让司礼监拟一道旨意,内阁批复要快,八百里加急发回去。没什么事就退朝吧。”

“领旨!”

众臣一起道。

周帝一甩袖子,在一片大臣的匍匐中快步走出大殿。


  (https://www.500shu.org/shu/31160/231585.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