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与君欢 > 第121章 六国形势已换

第121章 六国形势已换


龙阳君施施然坐下,慢慢饮茶。

    魏子佩的目光从姜贲身上收回来,神情悲伤又失望,抬手按着地面起身,看向龙阳君道:“他说把本宫送到公子这里就可以放心,是因为赵国要打燕国,魏国可暂避战祸吗?”

    木已成舟,魏子佩总算想起龙阳君是父王御封的公子,她应该对他以“公子”称之。

    “是,”龙阳君道,“原本魏公子差遣公主前往齐国,就是要暂避战祸的。姜贲很聪明,所以把殿下留在这里,便放心走了。”

    他就这么放心吗?

    龙阳君毕竟是个男人,怎么懂得照顾人?

    说起来,来的路上她虽然被禁锢在车厢中,但是姜贲也给了她一个丫头使唤。

    魏子佩抿唇低头,手指下意识攥了攥衣襟。

    不知怎的,她竟对姜贲生出些怨怼。

    这一幕正落在龙阳君眼中。

    他含笑低头,若有所思地用银匙舀出茶盏里的浮沫,叹息般道:“齐国姜公子,乱世中识时务、知进退,虽然年纪尚小,也可谓之大丈夫。”

    魏子佩如同被人瞧见心事般猛然看过来,又别扭地转身,寻找营帐去沐浴更衣了。

    天已大亮,外面热闹起来。

    没想到这六国争斗的风雨,仅用了一晚上,便完全换了个形势。

    睁开眼,又困倦地闭上,姜禾闻到桃花初绽的香气,混合着丝丝缕缕的药香萦绕。

    她是病了吧,呼吸间感觉胸肺疼痛,似乎有沉甸甸的石头压着。

    再次睁开眼,姜禾很快便确认了自己的位置。

    魏国洛阳,梨花小院。

    只是不明白床帐上那些被小丫头采菱带走的珍珠帐幔,又为何恢复如初了。晨光落在圆润的珍珠上,一个个细小的光点缓缓转动,像在抚慰着什么。

    她轻轻转过头,看到了答案。

    窗子前的几案旁,斜倚着一个年轻人。他身穿银白深衣,腰间系着的三棱箭头已经不见,只垂着一块青色的璞玉。

    魏忌睡着了。

    深深的倦意和担忧浮现在他的脸上,从窗外进来的凉风吹动着他的额发,看他下意识蜷缩的样子,是有些冷了。

    春寒最易生疾,莫要着凉了。

    姜禾扶着床架起身,想要给他搭一件棉袍。可她的脚刚刚触及地面上的毯子,魏忌便醒了。

    刚刚还松弛的身体一瞬间紧绷,他猛然抬头向姜禾看过来,看到她醒了,看到她怀里抱着的棉袍,顿时明白她要做什么。

    魏忌眼中浮现一丝感动,然而却很快隐藏,换上轻松舒展的神情。

    “小禾,”他依旧这么唤她,起身道,“你醒了?好些了吗?”

    “叨扰公子。”

    姜禾又坐回床榻,她感觉自己浑身无力心脉虚乱,缓了缓才能开口说话。

    因为这明显有些疏离的语气,魏忌原本喜悦的心重新沉回去。

    他想起上次他们在雍国见面时,她酒醉中说的那些话。

    她说谁让他死了,她就杀了那人。

    那是魏忌听过的,最暖心的话。

    转眼已经过去半年了。

    这半年,他没有一刻不在想她。

    魏忌向前一步,似乎要说什么。可他看到虚弱的她,顿时开不了口。

    姜禾向来注意饮食,三餐得当、夜晚早睡,很少生病。

    她病了的样子,真让人恨不能替她。

    于是魏忌不再说话消耗姜禾的精神,他停脚转身道:“我去唤大夫过来诊脉,吩咐采菱送药。”

    “魏公子。”姜禾却忽然唤了他一声。

    她斜靠着床栏,一手按着胸口,一手按着床榻支撑身体,眉心微蹙,唇角有些发白。原本明艳昳丽的脸颊疲倦而担忧,开口问道:“津门那里,如何了?”

    津门,是赵、魏、燕三国和谈使节会谈之地,也是她与他商量挑动赵燕战争的地方。

    即便到这个时候,她还在挂念雍国国事。

    她明明是,该无忧无虑被人呵护心疼的女子。

    魏忌忽然对赵政生出恨意。

    “小禾,”忍下想要出口的谩骂,他温雅道,“你放心,姜贲做得很好。燕国百口莫辩,赵国已经往边境增派兵马,不日便会决战。”

    说完这些他离开卧房,忽然觉得脚步虚浮,似乎被抽干了力气。

    姜禾很熟悉这个大夫。

    他是先前为父亲行针治疗头病的安大夫。

    父亲离开后,他又回到魏忌府上,继续为他做事。

    安大夫细细为姜禾诊脉,神情含笑,对姜禾道:“殿下比之前在这里时,心脉损耗不小。”

    那时吗?

    站在安大夫身边的魏忌深吸一口气,没有作声。

    那时姜安卿还在,虽然姜禾为了救出父亲,与他龃龉不少。但如今回忆起来,那竟然也是不可多得的珍贵时光。

    “请问大夫,本宫的身体如何?”姜禾轻声道,似乎并不愿意提及以前。

    “忧思过重,再加上奔波中休息和饮食都没有注意,心脉损耗气血不足所致,并不严重。殿下年轻,吃几副药就好了。昨夜殿下回来时,小人已经给殿下抓过药,宗管事在看顾着药炉,估摸着快好了。”

    只要是入口的东西,宗郡必然会亲自看顾的。

    安大夫收起脉枕想要离开,却又忍不住道:“听说殿下在打听长桑君或者扁鹊后人的消息?”

    看来韩国虽然被灭,消息却传了出来。

    “是的。”姜禾道,“本宫想见见医祖后人,不知道有没有这个机缘。”

    安大夫点头,有些憧憬激动道:“若有那等机缘,真是天赐了。长桑君是郑国人,郑国被韩国灭,如今韩国也没有了。但小人听闻长桑君喜欢大海,他的后人,或许也在海边落脚。”

    海边啊,燕国、齐国、楚国都临海,却不知道是哪里的海。

    姜禾颔首称谢,采菱已经端来汤药。

    看着姜禾吃完药,魏忌才略微放心些离开。

    他走时对照壁前侍立的宗郡道:“那件事之前,让你们殿下好好在这里养着。有缺的东西,去对面搬拿。”

    对面是魏忌的府邸。

    宗郡应声称是,却下意识看向库房。

    他们很有钱,还不需要欠别人人情。来这里,是一开始殿下便计划好的。要不然给他一万个胆子,也绝对不敢把病重的殿下送到魏忌面前。

    除非他死在外面不回雍国了。

    三月二十,赵政已经在雍国都城郊外,迎接灭韩凯旋的蒙恬,封赏将领,慰劳士兵。

    如今朝廷已经有了决断,这些大军在郊外休整后,便要开拔前往黄河,准备渡河攻打魏国。

    赵政已经决定要亲自为大军饯行。

    因为这件事,当赵国朝廷送来急信询问雍国动向时,晋阳公主赵遇雪虽然仍有些担忧,但还是据实相告。

    既然雍国要打魏国,赵国便再无后顾之忧,大军挥师向西,同燕国决一死战。

    整个赵国,都无法忍受被燕国灭营的耻辱。

    事后赵国问起魏国龙阳君,龙阳君只摇头说前些日子燕国与赵国曾有争执,却没想到燕国如此背信弃义。

    魏国使团一气之下返回魏国,表示不插手这件事。

    如今战事胶着,一时难分胜负。

    赵遇雪一直忐忑的心终于放松了些,但她还不能完全松懈。

    她要送给赵政一个礼物,一个不打魏国誓不罢休的礼物。

    那便是她得来的刺客魏让。

    魏让与魏忌同姓,又曾经是魏忌的门客。赵遇雪安排魏让假称魏忌的信使,去了姜禾宅院好几趟,必然已经被看守宅院的护卫注意到。

    此时再派魏让行刺赵政,魏忌就脱不了干系了。

    赵政平时一直待在王宫,但当他为大军饯行时,却是在咸阳城外。

    那是刺客魏让唯一的机会。

    若魏让得手,赵政惨死,雍国上下分崩离析。

    若魏让失手,赵政恼怒,开拔前往魏国的军队,再不会因为任何事返回。

    蒙恬在殿外等了很久,先见御医提着药箱出来,再见内侍进去,又过了很久,赵政才准他进殿。

    殿内尚有熏艾的气息,估计是针灸时用的。

    蒙恬不禁有些担忧赵政的身体。

    “陛下,”他跪地开口道,“如微臣所奏,臣不明白为何要佯装进攻魏国,实则进攻赵国。那赵国虽与燕国开战,但毕竟距离雍国遥远,且一旦赵国得手,便要分兵驻守长城抵御匈奴,牵制我大雍兵力。”

    赵政停下手中的笔看向蒙恬,还未开口,便见苏渝快步进殿。

    “打听到了吗?”苏渝还没有禀报,赵政便先问道。

    “在洛阳,”苏渝跪地道,“殿下她,病了。”

    赵政猛然起身,他要说什么,却忽然上前一步,咳嗽着捂住了嘴。

    有黏稠的红色血液,顺着他的手指涌出,滴落在桌案厚厚的奏折上。

    (本章完)


  (https://www.500shu.org/shu/24112/231725.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