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10、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征兆

10、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征兆


您现在阅读的是《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10、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征兆

        “此乃纸。【】”嬴政手指夹着图纸,问:“你知晓造纸之术?”

        这纸雪白平滑,显字清晰不晕墨,如能造出来,又不甚靡费,会是比缣帛还好的书写载物。

        周邈给出肯定回答:“中学历史书上有蔡伦改进纸的内容,上课时老师还给我们做了知识拓展,就有配图讲解造纸的流程。”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造纸术。”

        嬴政又问:“造此纸可容易?耗费高否?”

        周邈再次给出了众望所归的答案:“工序不太简单,可也不难。”

        “但原材料可谓低廉,树皮、破麻布、麻线渔网、竹子都能造纸。”

        从周邈那得到了期待的答案,不独嬴政,殿中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疯狂心动!

        设若能有造价低廉的纸,就可取代现在刻写费力、驿传笨重的简牍,办公时能省多少事儿!

        蒙恬正要替众人问出:造纸术究竟如何一个流程?

        周邈忽然之间福至心灵,涌上一股冲动——

        “在说造纸术之前,要先说说大秦帝国对六国故地,对县乡基层控制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冲动,可以理解为嘴炮他嘴痒了。

        后世有天幕版历史直播小说,而章台宫现场版历史直播,就在今朝!

        话题啪地跳跃,众人齐齐疑惑:?

        但是,姑且先听听看。

        而下一刹,猝不及防地,章台宫君臣们,就被周邈接下来九霄惊雷般的妄言,给劈得须发爆炸!眼冒金星!

        “大秦帝国在秦始皇崩逝三年后,就迅速走向灭亡。”

        周邈的模样无惧无畏:“有历史学者认为,论起主要原因,说是因为秦始皇的暴毙、皇权交接不当,这种说法是不妥的。”

        章台宫中,一时间杂响四起,呼吸声粗重可闻。

        历史盖棺定论‘贪图禄位、阿顺苟合’的李斯,在某些时候与赵高有相似之处。

        好比此时,他应当会出声喝止大逆妄言者,以阿谀讨好嬴政。

        但就在话出口前,李斯猛地想起今日种种,选择先看向上首——

        嬴政神色冷肃,却不曾暴怒发作。

        又看向显然是知情者的蒙恬——

        蒙恬以手扶额遮眼,似是不忍直视!

        李斯选择把话吞回了肚子里,紧紧闭上嘴。

        蒙毅跟着他大兄走,王绾、隗状和冯劫皆是低调谨慎之人,见嬴政不曾发怒,便也默不作声。

        至于剩下一个王贲?

        王贲他震惊至极,险些惊掉下巴!

        根本来不及反应,满脑子飘着都是:哇哇哇啊啊啊真勇士

        章台宫君臣震惊的时候,周邈已经继续搬运历史学者的观点:

        “实际上,秦始皇尚在时,秦朝对基层的控制力就已经不足,到秦始皇后期,秦朝的基层统治秩序已几近瓦解。”

        “与其说秦始皇的暴毙,导致了秦朝的加速崩析,不如说秦始皇死得及时。”

        “嘶!”

        章台宫里似是爬进来一窝蛇,殿中嘶声四起!

        “不然就要面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的尴尬局面了。”

        周邈有所察觉,慷慨激昂演讲的状态退去。

        但仍旧轰出最后一击——

        “不然秦始皇就要亲眼见证大秦帝国的灭亡了。”

        “嘶!”

        章台宫中再次嘶声四起,相比蛇吐信,这次更像吸气声!

        “咳咳!”

        ——这是王贲惊吓得被口水呛到了。

        上首的嬴政,神色冷冽,手中捏得一卷竹简嘎吱作响!

        “即是说,大秦的灭亡,早就注定。”

        蒙恬:陛下有先见之明,早就捏了一卷竹简在手里,此时正好发泄。

        (bushi)

        ……周邈你一如既往地,是真勇啊!

        周邈他就不是会察言观色的人精,但他有小动物的直觉,以及对始皇陛下的推崇!

        周·始皇陛下唯粉·邈,刚转述完学者观点,就甩出一句免责声明:

        “以上仅代表部分历史学者的观点。”

        反手又是一个熟悉的大放厥词!

        “但那些历史学家,他们懂什么秦始皇!”

        嬴政:“……”

        蒙恬:熟悉的字句。

        “始皇陛下的历史功过,群众心里自有一杆秤!也就是欺负秦朝没有自己的《秦史》,历史只凭后来者书写。”

        李斯:死了一个

  善于媚上的赵高,又来一个新对手?

        不太确定,先看看。

        毕竟他当陛下的面揭丑:秦朝连自己的一部《秦史》都没有!

        不太像能说会道(巧言令色)的样子……

        周邈一整个维护始皇陛下!

        “而且以现在的生产力、交通和运输能力水平,陛下能够强势统治、大权独揽那么久,已经很难得了!”

        监察百官的冯劫,司职的缘故,经验积累之下,更擅辨析百官的言行。

        此时不禁心道:说到底,也没有否认陛下若再活得久些,可能会亲眼见证大秦灭亡。

        大秦灭亡……大秦灭亡……

        ——冯劫的脑袋里,重新被‘大秦灭亡’占领。

        隗状和王绾等人,情况也没比冯劫好。

        ……

        “秦的灭亡,是多种原因综合导致。对基层的控制不足,只是大秦灭亡的征兆。”

        周邈用大放厥词的花招,打断了嬴政怒气值的积蓄。

        但本人还无知无觉地,接着摆事实、列论据:

        “说到秦朝对基层控制力的不足,在始皇陛下后来遇到的两次刺杀大案中,有显著体现。”

        嬴政仍旧不曾开口。

        显然默认了听周邈讲下去,其余人自然不敢出言制止。

        也纷纷竖耳细听。

        于是,章台宫中只闻周邈的声音:

        “一是博狼沙遇刺案。”

        周邈援引史料:“《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

        “二是兰池刺杀案。”

        蒙恬:……周邈之前说的‘逢盗兰池’来了。

        同样援引史料:“依旧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帝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如果周邈真有神异来历,所出皆为真言——关于这一点,陛下和蒙恬甚至死去的赵高,应当都已经验证

        【请收藏本站q.yfwaji.】您现在阅读的是《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10、章台宫现场历史直播:秦亡的征兆

        过了。

        现在陛下手边的马鞍、马镫和马蹄铁,三张图样,也正证明着周邈的不凡。

        那么,周邈所言:秦对县乡基层的控制几欲瓦解,就极有可信度了。

        博狼沙遇刺还罢,发生在关东六国故地。

        然而兰池宫刺杀,可是发生在关中咸阳!

        而且是咸阳城中的宫苑兰池宫内。

        但是……

        周邈也道出另一种可能:“关于兰池宫刺杀案,究竟是偶发性刺杀,还是有预谋的政治暗杀?”

        “我觉得始皇陛下,更偏向于相信是后者。”

        “于是才在盗贼已经被武士杀死后,依旧在关中大肆搜捕二十日。”

        李斯深感认同:“的确,相比因咸阳周边混乱而生的突发刺杀,更像是蓄谋已久的暗杀。”

        “关中随后飞涨的米价——从一石三十钱涨到一千六百钱,就是最好的佐证。”

        李斯合理质疑道:“陛下微服私访,行踪当是绝密,若无重量级人物在背后操纵,如何能得知陛下行踪?”

        “又如何能在大索关中时,操纵米价飞涨五十倍?”

        李斯一通阴谋论分析下来,周邈听完不禁感叹:“不愧是你李斯啊。”

        阴谋专精!

        李斯:?

        蒙恬:当面说人时,已经知道收敛了。可见之前的劝说指点,有记住一点点。

        “不过……”周邈悠悠道。

        “也可能真的是咸阳治安已经糜烂至极,甚至有盗贼能自由来去皇家宫苑,在偶遇陛下后决定刺杀。”

        “又在关中搜捕之时,大肆侵扰黔首,民间愈加惶恐难安,关中动荡,以至纷纷囤米以防万一。

        致使米价飞涨,而咸阳平准物价的直市也失去了作用。”

        嬴政眼底暗潮涌动,神情冷凛。

        是事出意外,还是蓄谋已久?

        无人得知他心中偏向。

        但周邈最不愿意听人说始皇陛下的坏话,哪怕他自己也不行!

        立即反驳道:“但这里可是关中咸阳,陛下眼皮子底下,绝不至于糜烂至此!”

        李斯:……那你刚才反驳我?

        周邈并不觉得他自相矛盾。

        接着说:“相比兰池案的扑朔迷离,博狼沙案的真相,就是世人皆知了!”

        “虽然大索天下十日,最终也没抓到元凶,但历史给我们揭露了真相:

        博狼沙刺杀案主谋,乃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是也!”

        “张良

  家五世相韩,为报灭韩之仇,在秦始皇东巡时,找来一力士,在高远处扔出一百二十斤铁椎,只是误中副车。”

        “不过……”

        蒙恬:警觉.jpg

        转折来了!

        周邈果然转折:“不过若非张良才华精绝,闯出声名赫赫留载青史,也无人知晓此案主谋。博狼沙刺杀案,也将成为一件迷案。”

        嬴政此时反而很冷静,在深思刺杀案的同时,还一心二用:

        三杰之一,旧韩地的张良……

        “在韩国故地遇刺,有动机、有能力筹划刺杀的张良,却没被查出来,‘亡匿下邳’回归正常生活,足见大秦在当地控制力之松散。”

        “综上,从关中到关东六国故地,大秦对基层控制力都普遍不足。”

        以两桩刺杀案论证之后,重申了事实结论。

        章台宫君臣对这一事实,眼下其实也已有所察觉。

        只是在此之前,不曾料到会那样严重。

        承上启下,周邈顺势道出原因:“究其原因,在于秦国扩张过快。”

        “就好比,一口生吞下一满碗麦饭,一顿还连吞六碗,会消化不良,是再正常不过了的。”

        ……

        但周邈依旧听不得批评始皇陛下的话,尤其还有一点证据支持时。

        “但是!”

        周邈一个重音转折。

        “始皇陛下接手的大秦,就像是一辆战车,爬行在坎坷上坡段。”

        “车后推着向前的、扩张的,是先祖英灵、是秦国黔首,更是客观时势!”

        “进,则上行;停,则倒退。而一旦倒退,战车将从先烈英灵的骸骨、黔首的血肉之躯上碾过,甚至大秦也随之衰亡。”

        “大势所趋,旨令所出并不全由君王。”

        忽如其来地,嬴政一直牢紧的胸臆,有刹那舒展。

        “何为大势?只取一方面举个例子。”

        “请看史记记载:‘三年…岁大饥’;‘四年…天下疫’;‘八年…四月,寒冻’;‘十一年…天下大旱’;‘十七年,民大饥’;‘十九年,大饥’;‘二十一年…大雨雪’!”

        “除了密集的自然灾害记载之外,还有多次‘彗星见’之类表示不详的描述,要求君王有所行动。”

        “可以看出,始皇陛下继位后,可谓是多灾多难!”

        “再加上秦国之所以强于六国,之所以将士英勇、战力彪悍,最主要的推力:军功爵制。”

        “层层加码下来,不迅速扩张,将内部矛盾转为外部矛盾,夺取六国资源以滋养大秦,并保障军功爵制度的继续运行。

        谁能断定,大秦不会步入衰亡?!”

        章台宫中众人,无一不是秦国老臣,或老臣之后。

        听得周邈一番话,脑中忽地有如青天响雷!

        先前不曾设想过,设若秦国不曾兼并六国,秦国能不衰亡吗?!

        只道是为战而战,为雄业而战,却难道是为存亡而战?!

        王绾、隗状和冯劫等人不约而同,忽地转头看向上首的嬴政。

        嬴政手指紧捏竹简,以抵抗指尖一股股酸麻感的冲击。

        指尖酸麻,是大喜大悲大激动时,心脏传递出的暗号。

        “大秦的过快扩张,有君王意志,更有大势所趋。”

        周邈叹息道:“不过无论如何,扩张太快以致消化不良,已成既定事实。”

        ……

        【请收藏本站q.yfwaji.】


  (https://www.500shu.org/shu/23366/231836.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