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我心我家 > 第五十七章 懵懂时代之生产队里的大锅饭

第五十七章 懵懂时代之生产队里的大锅饭


当红薯叶子由墨绿色大多变成紫红色,像1块绚丽地毯,柔软铺开来的时候,全大队进入红薯收获时节。男女老少都参加到收获的喜悦当中。

红薯地里,大姑娘小媳妇拿着镰刀,赶着趟把丝丝络络的红薯蔓子在根部削断,几棵秧子滚成1个团放在田埂边。男人们高举着铁3齿,围着埂上鼓起裂缝的大包,轻轻地左边刨1下,右边刨1下,然后重重地在前面深刨下去,使劲翘起3齿把,把土松1松,抖1抖,簇拥在1起的几块红薯,乖乖冒出头,弯腰提起来,顺手放在脚下。大的红薯比小孩的脑袋都大半圈。

女人们在前面拿着镰刀卖力地割着秧子,嘻嘻哈哈说个不停。男人们在后面举着3齿,铆足劲刨着红薯,不时逗着闷子坏笑。

刘流在后面紧赶着3虎婶,“快点割,3齿要刨着屁股了,给你弄3个洞,晚上,你老头——嘿嘿。”

3虎婶也不示弱:“你老婆皮糙肉厚,让兄弟们刨深点,被窝里累死你个坏东西。”

男人女人们放4地开着玩笑。

我们1群孩子和1些老人背着筐,在后面捡拾红薯,装满筐后,或背着或两人抬着走到地头,倒在大堆上。我们就是跟着玩儿,队里不给记工分。

我看到1块顺溜的,拿起来在褂子上蹭蹭,咔哧咔哧吃起来,脆生甘甜,又解渴又解饿。不大1会儿,便有1些干的白白的淀粉汁糊满嘴唇,用手1抹,扑簌簌掉着粉面。

5弟人虽小,但讲究,拿起1块细长的红薯,在衣服上仔细擦干净,用手指甲盖把红薯皮1点点剥掉,1直剥到只剩下手攥着的1点把儿,其他完全黄白后,才小口吃起来。

我看上1眼,打心眼里佩服5弟的细致,惭愧自己的粗拉。弯腰提起1串红薯,数1数有5块,可形状是大大小小、长长圆圆各不相同,正如我们弟兄5个,各有自己的禀性1般。

爹没有参加刨红薯,而是像往年1样,被张武德安排了为全生产队的人做“大锅饭”的活。

爹在生产队的院子里吆喝着金辉叔、天虹叔等人盘了两个大灶,每个灶上安1个大人躺在里面都绰绰有余的大铁锅。用院里的井水1盆盆淘净小米、绿豆倒进锅里,用木锅盖盖好。等金辉叔他们又把要用的劈柴整齐地码在灶边,爹看看天,估摸下时间,才说声:“嗯,现在只等红薯运过来,其他的基本齐活了,歇会儿吧。今儿,我特意装了1荷包好烟叶,来,1块吸1锅子。”

金辉叔凑过来,蹲在爹身边,在腰里抽出烟袋,把烟袋锅伸进爹的烟荷包里狠劲挖着、摁着烟叶。

天虹叔1见,嚷嚷着:“金辉,看你这架势,是要1锅把烟叶装完呀。悠着点,给我们和天豪哥留点。”

“看你个小气劲儿,装的又不是你的,天豪哥还没说啥,你着什么急?”

爹乐呵呵地说:“都是平常抽苘麻叶子、芝麻叶子闹的,见点烟叶像捡着宝贝。金辉,可劲装吧,足够咱大伙儿半天抽的。”

天虹叔他们疾走几步过来,纷纷掏出烟袋装着烟、点着烟、抽着烟……

狗剩叔赶着1辆1头枣红马驾辕的大车进了院,“开镰的第1车红薯运过来了,快来卸车。”

爹紧嘬两下,然后把烟袋锅里的烟灰在鞋底子上磕打干净,站起身,招呼着:“走,卸车去。”随手把烟袋别在裤腰带上。

金辉叔他们用井水把红薯1块块洗净,而后切成3角块,放到锅里。

“行了,红薯够多了,别再切了。按我指的尺寸,往锅里慢慢倒水……好,好,好了……再搅拌几下,1定要把米、豆子、红薯搅均匀……好,盖好锅盖,先大火猛烧,开锅、上圆气后,改成小火慢慢熬……”爹在两个灶台间,走来走去指挥着。

中午时分,空气里充盈着小米、绿豆、红薯米饭的混合甜香味道。叽叽喳喳的麻雀,仿佛被醺醉了,在树枝上静静地成了1个个泥塑。

全生产队凡是能行走的人,拿着大碗和筷子,围着热气腾腾的两大锅米饭,自发地排成两队。

金辉叔守着1口大锅,用铁锨给人们盛着米饭……

爹守在另1口大锅锅边,用铁锨给人们盛。排在队尾的人还没到锅边,队首的人已经吃完1碗,又排在队尾,宛如1条长龙盘踞在大锅边,分不清头尾。

爹累得头晕眼花,只要看见有碗伸过来,机械地抬铁锨就是1碗,可笑容1直挂在脸上。等人们1个个吃得肚皮滚溜圆,打着饱嗝,放下碗筷,心满意足倚着大树、草垛歇食儿的时候,爹才刮着锅底盛上1碗,蹲在人群里,笑眯眯地听着人们讲道东家长李家短的事。

中午的“大锅饭”,要连开5天,直到地里的红薯全部收获完。

队里每刨完1块地,按家庭人口数分给每个家庭,捡拾第2遍。

红薯根子长的能扎出1米多远,深的能有半米多。每个根子末端,都会结大小不等的红薯。

在每家每户拾完第2遍后,便自由开放,任1些闲散的人,再拾第3遍、第4遍,直到把整块地翻个底朝天为止。

我拿着铁锨,找到人们翻挖少的地方,1锨1锨挖着,听到“刺啦”的响声,兴奋不已,知道挖到大块红薯了。

“瑞僖,你东1榔头西1棒槌撞大运,怎么能挖到红薯。看,你刚走,我在这儿1铁锨下去,挖到1大块。”2哥对我的做法不满意,大声喊着。

“这真是气人,我在那儿挖了十多铁锨,只挖到3小块。唉,只差1铁锨!”我既沮丧又气恼。

“你呀,要跟我1样,找好1个地方,跟挖壕沟似的,深要达到半米多,1铁锨1铁锨地来清理,准能挖得多,还能挖到大块的。”

“你这个办法太笨,挖土太多,无用功太多,我觉得不好使。”

“看着笨,成效大呀。”

“未必。”

我坚持自己的方法,估计哪个地方红薯长得好,看着翻动又少,就挖几铁锨。没有,再寻找下1个地方。1下午,走遍了整块红薯地,挖了满满1筐头。背起来,兴高采烈地去向2哥显功。

2哥1下午守在1个地方挖个不停,挖到的红薯还不到半筐,我看着实在好笑。“2哥,你这是老羊赶山,赶到哪儿算哪儿呀?死守着1个地方,太死心眼了吧?看我,足足挖了1满筐。”

2哥把铁锨插在地上,双手叉腰说:“怎么,挖了1满筐,有点骄傲是吧?”

我把筐子和2哥的筐子摆在1起,用手指了指,抿着嘴不说话。

“哟,看着是比我能啊!”

怎么样,比你聪明吧?可这话只能藏在心里,在2哥面前不能说出口,到目前,我还没干过1件比2哥聪明的事。

2哥好像看透我的心思,“聪明是聪明,顶多算是个小聪明,你往小推车上看看。”

“看小推车干什么?”我漫不经心扫了1眼小推车,立时像斗败的公鸡,颜面扫地。

小推车上的两个扁筐里,装的红薯已经快冒出尖来了。

“这是你自己挖的?瑞儆、瑞伦他们没帮忙?”

“没有,他俩跟你1样,也是到处转悠着呐,怎么样?看着我这样很笨,其实,只要守得住性子不停地挖下去,就会有大成。像你那样挑挑拣拣,看似聪明,实则是心浮气躁,心猿意马,往往功亏1篑,服还是不服?”

“我……”无言以对,低首下心。

接下来的日子,我照着2哥的做法,果然收获颇丰。

红薯是1年的主粮,队里分的,加上个人捡拾的,家家户户堆了半个院子。

爹在内院的空闲处,仔细观察之后,喊大哥在东南角的1个地方开挖红薯窖。窖的上口直径能容下1个大人的身子,深达5米左右,呈长脖子葫芦状。

大哥挖到半人深后,用铁锨很难再把土直接铲出来。爹站在上面边沿,开始用荆条篮向上提土。

窖越深,爹的担心越多,不断提醒大哥,“注意点,觉得4周土松,就不要再向下挖了,赶紧上来,咱另找地方,千万小心塌方。”

每年都有人家因为挖窖不慎造成塌方,导致伤亡。

“现在4周的土都很结实,没事。”大哥在下面回答。

“没事吧?”

“没事。”

爹和大哥不断重复问答着,仿佛这样,两个人才能安心。

第2天,大哥在窖底的4个方向,分别掏好纵深1米左右的窑洞,高喊1声:“爹,彻底好了,拉我上去吧。”

鲜红薯主要贮藏在窑洞里,保温保湿保鲜。1家人把品相周正完好的红薯,1块块挑选出来,然后用篮子送到窖底,倒进窑里,直到把整个窑装满,人在窖底插脚不下了才停止。

剩下比较整块的,娘和姐直接用擦板擦成红薯片,晾晒在屋顶、院墙。反正能见到阳光的地方都会晒满,我家成了白色的世界。红薯片晒干后,装在袋子里,码在屋角。

小的、过于残损的,娘用锅蒸熟,或直接晾晒,或用刀切成块晾晒。晒干后,装在篮子里,当作0食吃。

从现在开始,到过完春节,之后直到秋天新红薯下来,红薯都是家里的主粮。

我靠吃红薯长大。

全家人靠吃红薯生活。

全大队人靠吃红薯繁衍生息。

生活的不易没能阻挡住社会进步,高考的冲击波,如同暴风催动着的大海,1浪高过1浪地拍击着老师,撞击着我们。各个任课老师留的课上课下作业,骤然间如同1座座山丘,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没想到,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又新开了英语课。

英语老师刘大侃,是公社革委会主任朱大忠的小舅子,初中毕业后赋闲在家。朱大忠接到县里组织英语老师培训的通知后,干脆肥水不流外人田,直接让刘大侃参加了。

3个月的集中培训1结束,刘大侃到我们学校任了英语教师。

第1课,认识英文字母,学习发音。

上身长,下身短的刘老师,1撇拉1撇拉地走上讲台,棉裤腰样的大嘴巴被黑胡子茬半包围起来,因为有点口吃,说话之前要抖几抖。“同,同-同学们,啊,啊,现,现在,啊,上课,good  morning,students!”说来奇怪,说汉语时口吃,说英语却很顺溜。

刘老师用浓重的鼻音、乡音,带着我们读:“诶(a)——毙(b)!习(c)!敌(d)——”

第2课是简单会话。

第3课……

在教科书上,刘老师都用汉字标注了读音。不知道怎么读的单词,直接按拼音的发音读出来。

因为字母读音不准,拼读随心所欲,英语基础彻底搞砸了。以至于成为我日后高考的绊脚石,大学学习中的1道门槛。参加工作后,多次尝试从0基础开始学习,可正如1张白纸,上面涂满了乱78糟的东西,再想描出1幅像样的画,真可谓天方夜谭,“唉——”

这1年,大哥报名参了军。

带兵的解放军同志对爹说:“像郑瑞修这样的高中生,稍微努力,在部队考个军校什么的,很容易。”

爹听着高兴,记在心里。当大哥到部队后寄信回来,爹再次到亲戚家找全了初中、高中全部课本。

2姑家的大表姐夫是部队转业干部,有1个帆布大提包。爹骑车跑了2十里,专门要来给大哥装书。按着信封上的地址,急不可耐地给大哥寄了过去。

之后,爹隔3差5要跑大队1趟,等着大哥的回信,等着大哥的态度……


  (https://www.500shu.org/shu/21222/231788.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