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包网 > 我心我家 > 第九十九章 爱情时代之老乡的情谊

第九十九章 爱情时代之老乡的情谊


“踏,踏,踏……”敞着门的门口传来1阵沉重的脚步声。

我侧头望过去,只见1个大包裹晃晃荡荡挤进窄小的门口,转1转,露出1个小尖脑袋。我抢前两步,接过他的行李包裹,放在靠窗的左手边下铺空铺位。

顾老师随即站起身,向我介绍说:“这名同学叫马骏,是区域经济85班的,他们班男生宿舍安排不开,把他调剂到你们宿舍。”

我热情地握住马骏的小手,“欢迎,欢迎。”看他头尖,肤白,身材瘦长,脑海里顿时浮现出我在老家小河里用粘网粘住的白条鱼,不免心中偷笑。

马骏被我看得羞红脸,抽回手,面向顾老师站正身形,颤声说:“顾老师,我们这1届开始推行学分制,早修完学分就可以早毕业。我不想早毕业,我想拿双学士学位。”

“双学士学位在全国个别地方刚刚试点,我们省不在试点范围内,你的想法超前了。”顾老师否定了马骏的想法。

“那没什么,国家既然开始试点,说不定我们临近毕业就有机会。顾老师,我可不可以旁听下你们班的全部课程,让我边拿学分边等?”马骏诚恳地请求着。

“这没问题,只要你有足够时间、精力,我完全赞成。我抽时间去系教务处,尽快帮你协调好有关事宜。”说着,顾老师用手1指我,“这是我们班的班长郑瑞僖,以后也算1个班级的同学了,相互认识1下。”

马骏见顾老师如此支持,1边激动地向顾老师说着“谢谢,谢谢,谢谢!”1边轻轻握住我的手,“班长好!”

我微笑着说:“欢迎我们班的编外同学。”

顾老师还我俩1个笑容,“那,你们好好收拾1下,再见!”摆下手,舒心轻步地走出宿舍。

人在外地,才能体会到老乡的情谊。

在报到现场,不断有人翻看着登记表,仔细寻找着有几个本县的老乡,都是什么专业,住在哪个宿舍。

宿舍里,挤满了前来探望我或各个舍友的老乡,兴高采烈地谈论着过往的1些学校生活。

新生入学,是老乡们的1个节日。

司马威孤00地坐在上铺,心不在焉地看着小说,不时抬起头,瞟1眼有说有笑的我们。

他是省内东川市城区考过来的学生,1米81的大个子,却长着1张长白萝卜脸,1对小且圆、睛黑若漆的鼠眼。每当瞥见他注视的眼光,我心中就会生出1阵造化弄人的感叹,报到已经持续3天,没有1位老乡来看过他。我走到他床铺前好奇地问:“怎么没有老乡来看你?”

“城里人都有点孤傲高冷,没有你们农村人那么朴实、有人情味。”说话时,他下巴上扬,嘴角深陷,语气发酸。

1个长着络腮胡子,好像刚从土里扒拉出来的、矮个子小老头推门进来,大声喊:“郑瑞僖,郑瑞僖,谁是郑瑞僖?有老乡找你!”

我很纳闷,班里怎么还招收5十多岁的学生啊?后来熟悉了才知道,他叫莫秋雁,比我还小3岁。刮掉胡子,梳洗整理1番,活脱脱1个英俊小生。

随着他的话音,身后1位高大魁梧的男学生,向宿舍里张望着。

我的几位老乡全都迎上去,有人热情喊着:“岳鸿会长,你也来看小老乡呀?”

梅海强走近前,小声对我说:“会长是大4法律系的。”

岳鸿大声喊着:“我来看看新老乡,顺便通知你们1下,每位老生出1块钱,晚饭后开个老乡会,1起欢迎1下咱县的新生。”

老乡们齐声说:“好!”

岳鸿亲切地看着我说:“瑞僖,咱县老乡走得近,有大事小情招呼1声,每个老乡都会竭尽全力帮忙。”

老乡们7嘴8舌地说:“对,对,这是学校的老传统,咱老乡处处拧成1股绳。”

司马威抬起头,冲我笑笑,1脸落寞。

岳鸿包了学校门口附近的1个小饭店,6续来了2十1个人,大都是理科生。

桌子上摆满花生、瓜子和糖块。

岳鸿提着茶壶,给每个人碗里斟上茶水,郑重宣布:“迎接85级新生老乡会现在开始!”接着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老生、新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而后,各自找相熟的人说笑聊天。

“瑞僖支书,你不认识我了?”话到人到,1个身材瘦小、眉清目秀的女老乡,坐到我的身边。

我的脑袋开足马力,转了几圈,也没想起什么。“你——我——”1脸难为情。

“我可能在1百3十人的文科复习班里太渺小,被你忽略了,我叫舒慧。”

“舒慧,舒慧,这个名字有印象。”其实,我在撒谎,脑子里没有1丁点印象。

“你忘了,有1次,咱班苗翠英为报复我,成心把我订的茴香馅包子换成韭菜馅的。为此我和她吵架,是你主动把茴香馅包子换给我。”

我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噢,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虽说我比你早考上1年,可这事我1直记着呐。要不是你帮我解围,她人高马大的,最后我肯定吃亏,谢谢你!”

“这种事,我当团支书的应该管,没什么。”

“你说咱俩是不是有缘分?都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她眼里充满兴奋和深情。

我慌忙低下头,小声说:“我只是碰巧报了国际贸易专业。有的人是色盲,可我是数学盲,1碰见计算方面的东西,脑子就1盆浆糊。数学方面的东西,会是我1辈子的短板。报志愿的时候,凡是看起来和数学紧密相关的专业,我1律排除。咱经济贸易系有4个专业,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管理经济,唯独国际贸易没有经济俩字,我觉得这可能与数学不怎么相关,就选了。1报到才知道,数学知识更是这个专业的基础,现在肠子都悔青了。”

“那你为什么不报历史、法律、哲学、中文等1些专业呀?”

“我从小喜欢文学,当时想报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韩梅老师知道后,劝我说,在懂得经济的基础上搞文学,写出的东西才更有价值、更耐读,还列举了她爱人,以及她哥哥搞文学创作的经验。我听话选了经济类的专业。”

“我觉得韩老师高瞻远瞩,马克思明确指出过,人类奋斗所争取的1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你从经济角度看社会、搞文学,肯定会曲径通幽,另有洞天。”

我心生佩服,上过了大学的就是比我刚入大学的人站位高。想想自己所学的专业和即将面临的数学困境,黯然神伤。

“你数学不好,我数学好呀,我可以帮助你……”她靠近我,说了1大堆宽慰的话。

不断有老乡走过来和我打招呼、叙旧,停留片刻之后离开。舒慧1直陪着我。

老乡会持续到十点半才散,老乡们依依不舍地告别。

大1都是基础课。集中上课时间相对高中,可说是少得达到天壤之别。老师讲课是启发式的,没有标准答案,留下大把时间,让我们自己查资料、扩展知识面。

因为学校的教室不是每个班固定1个,而是几个班轮换着使用。下午和晚饭后,在图书馆和空闲教室里抢学习座位,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战斗。

同学们个个8仙过海,各显神通。用饭盆、凳子垫、书籍、书包占座是最普通战术,连女孩子的头巾、小手绢等都统统上阵。空闲时间1看,千奇百怪、花花绿绿的宛如集市货摊。

紧张学习之余,1份繁重的工作是写信。给小学、初中、高中老师写,给考上外地的、再复习的、回家务农的同学写,给姐姐、大姑、小姨、舅舅等挚爱的亲戚写……每个人手里都拉了1个长长的名单,千篇1律是报平安、表感谢的话。有的人写着写着,觉得枯燥厌烦,干脆垫上两层复写纸,1次写3封。

我不齿这样做,流水线似的、干巴巴的书信,写得再多,有什么意义呐?除了写信给爹娘、姐报个平安外,只抱着感激之情,给我认为亲切的几位初中、高中老师写了信,还怀着愧疚心情,给我的高中同学田柳,写了封目前大学开学,以及学习近况的信。当时,以想当她家上门女婿的目的,主动接近了她,虽然被拒绝,有1年多没联系,可觉得有必要告诉她1声。

很快收到她的回信。信中向我表示祝贺,讲了1些鼓励我继续努力的话,以及自己代课的情况和心情。信里没有1句话、1个词令我产生些许心情波动,跟1般同学1样。


  (https://www.500shu.org/shu/21222/231746.html)


1秒记住书包网:www.500shu.org。手机版阅读网址:m.500shu.org